新冠家庭必備藥品有哪些
推薦文章
新冠家庭必備藥品有哪些(兒童版)
新冠家庭必備藥品很重要,那么適合兒童的新冠家庭必備藥品有哪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新冠家庭必備藥品有哪些,以供參考,歡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喲!
新冠家庭必備藥品有哪些?
近期,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用藥和護理成為廣大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根據首都兒科研究所近20天的確診陽性患兒情況來看,其年齡分布范圍涉及新生兒至18歲兒童,其中3歲以下兒童的占比較高。據介紹,患兒多數以發熱為主要就醫原因,占全年齡段人群的98.31%,其次常見臨床癥狀為咳嗽、流涕、咽痛,部分兒童有腹瀉、頭痛、嘔吐、鼻塞、腹痛等?;谝陨蠑祿治?,首都兒科研究所多學科專家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第九版)基礎上,結合臨床經驗,對兒童感染新冠病毒給予用藥建議。兒童新冠常備藥物清單:新冠感染者居家治療常用藥參考表。
可儲備常用的兒童非處方藥物
基于以上數據分析,首都兒科研究所多學科專家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第九版)基礎上,結合臨床經驗,對兒童感染新冠病毒給予用藥建議。
為應對冬季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建議家長可以簡單備一些常用的兒童非處方藥物,按照不同的年齡使用,對新冠、流感癥狀緩解都有效。
一、中成藥
兒童患者的中醫癥候特點、核心病機與成人基本一致。結合兒童患者臨床癥候和生理特點,可辨證選擇兒童適用中成藥酌量使用。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清熱的中藥制劑選用一種即可,以免出現藥物過量風險。
(一)發熱治療
對于發熱、咽痛、大便干燥、舌紅苔白或黃的兒童,可以使用清熱散瘟口服液或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或雙紫黃顆粒。
伴有輕微咳嗽者,可以使用連花清瘟膠囊/顆粒。
伴有大便黏膩不暢或腹瀉,舌紅苔白膩、黃膩者,在上述中藥基礎上可以加用藿香正氣軟膠囊/口服液。
如果怕冷、手腳涼明顯,可在上述中藥基礎上加小兒柴桂退熱顆粒。
(二)咳嗽、流涕
如果出現咳嗽,可以使用杏貝止咳口服液、清肺化痰口服液、復方鮮竹瀝液等。
如果鼻塞流涕比較明顯,可以使用鼻炎清口服液等。
需要注意的是,兒童服用中藥后可能出現大便次數增多,大于3次/天,可以酌情將藥量減半口服。如出現其他不適癥狀,需在醫生指導下確定是否停藥或進一步處理。有藥物過敏史者,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二、西藥對癥治療
如果出現發熱、頭痛、咽痛明顯影響休息,影響睡眠??梢苑媒鉄徭偼吹乃幬?。建議使用適合兒童使用的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
如果出現痰多、咳痰費力的情況,建議使用乙酰半胱氨酸顆粒等;
如果鼻塞嚴重,可以短期使用羥甲唑啉鼻噴劑噴鼻。
如果在家出現持續高熱超過三天仍沒有緩解,甚至其他癥狀越來越重,有明顯呼吸急促、喘憋,尤其是活動后憋氣的情況,或是出現嗜睡、驚厥、拒食或喂養困難等神經或胃腸道表現、應立即前往醫院就診。對于有基礎病的兒童,建議首選醫院觀察治療。
根據病毒自限性的特點,一般1-2周就會痊愈。除了用藥,對抗新冠病毒更需要好好休息,飲食清淡,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
新冠早期癥狀和前兆
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病毒感染之后引起呼吸道的臨床癥狀,感染之后每個人的癥狀不盡相同,有的以發熱為主,有的以咳嗽為主,還有的會出現鼻塞等。
1.發熱
發熱是最常見的新冠疫情的癥狀,有很多患者以發熱為主。也有很多患者以發熱為首發癥狀。所以現在測量體溫是最重要的一種篩查方法,發熱的患者都必須到醫院發熱門診就診,排除新冠疫情。
2.咳嗽
咳嗽也是新冠疫情早期的主要表現。主要是病毒感染呼吸道以后導致呼吸道炎癥,從而刺激呼吸道而引起咳嗽發生。大部分以干咳癥狀為主。
3.鼻塞
鼻塞是因為新冠病毒感染鼻腔黏膜以后,導致鼻黏膜充血滲出引起的臨床癥狀?,F在新冠病毒逐漸由下呼吸道感染轉變成上呼吸道感染,所以鼻塞也是常見的臨床癥狀。
新冠疫情早期癥狀
新冠疫情患者以發熱、干咳、乏力為主要表現。也有一部分患者以鼻塞、流鼻涕、咽痛、嗅覺和味覺減退或喪失、結膜炎、肌肉疼痛以及腹瀉等為主要表現。
曾接種過疫苗者及感染 Omicron 株者的新冠疫情患者以無明顯臨床癥狀及輕癥為主。有臨床癥狀的新冠疫情患者主要表現為中低度發熱、咽干、咽痛、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
輕型患者可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嗅覺及味覺障礙等,無肺炎表現。
重癥患者多在發病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可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極少數患者還可有中樞神經系統受累及肢端缺血性壞死等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
除上述癥狀之外,還可出現多系統表現:
嗅覺、味覺改變
部分患者以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等為首發癥狀,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嗅覺或味覺喪失列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新癥狀。嗅覺喪失是一種潛在的篩查癥狀,有助于發現疑似病例或指導檢疫防護。因此,建議將新發、突發的嗅覺喪失患者視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感染者。
消化系統癥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可表現出多種消化系統癥狀,甚至可作為首發癥狀,這需要引起醫務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及早識別,并做好相應的防護、消毒工作。新冠疫情相關消化系統癥狀可表現為食欲下降、惡心、嘔吐、腹瀉、腹痛、肝酶異常等,重癥患者可出現消化道出血。其中以腹瀉最為多見,腹瀉次數、持續時間及嚴重程度報道不一,有文獻報道,腹瀉可作為預測重癥患者的獨立危險因素。
眼部癥狀
新冠病毒患者可有眼部癥狀,主要表現為結膜炎,患病率為0.8%~31.6%。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主要眼部癥狀為眼痛、眼癢、異物感、流淚、 眼分泌物多,主要表現為結膜充血、結膜水腫。眼部癥狀可出現在發熱或呼吸道癥狀前1~7天,也可出現在發熱等癥狀后。
神經系統癥狀
新冠疫情患者雖然主要以呼吸系統癥狀為主要表現,但在疾病進程中可伴隨多種神經系統癥狀,部分患者甚至以神經系統癥狀為首發癥狀,而沒有典型的呼吸道癥狀。
重癥新冠疫情患者更易發生缺血性腦卒中,而腦卒中的發生可能會進一步導致這些患者的不良預后,部分患者可死于腦卒中。治療的關鍵在于防止輕癥患者進展為重癥。新冠疫情患者若出現急性缺血性卒中表現,應由有經驗的神經內科醫師和感染科醫師共同參與救治,根據可能的病因給予治療。對于合并高凝傾向的患者(D-二聚體異常增高),有學者建議在權衡顱內出血風險的情況下,給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但抗凝治療能否降低缺血性卒中的發生風險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部分新冠疫情患者的腦電圖可表現為異常癲癇樣放電或慢波活動,當新冠疫情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意識障礙、混亂或精神狀態改變、覺醒障礙和異常的陣發性運動(肌陣攣)時,腦電圖可作為輔助診斷的一部分,以協助明確病因。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誘發的吉林巴利綜合征可表現為急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急性運動軸索性神經病和以急性眼肌麻痹、步態共濟失調和腱反射減弱為特征的Miller-Fisher綜合征等。
皮膚表現
新冠疫情患者的皮膚表現主要好發于軀干和四肢。
在新冠疫情早期皮膚表現中,紅斑、丘疹是最常見的表現(36.4%),其次是丘皰疹(34.7%),血管病變(15.3%),包括瘀點、瘀斑、紫癜、凍瘡外觀與雷諾現象、櫻桃狀血管瘤及肢端紫紅色丘疹、蕁麻疹(9.7%)。此外,還可以表現為水痘樣疹甚至鱗屑性皮疹等。
重型病例或晚期病例中最突出的現象是“COVID趾”,即凍瘡樣病變,好發于肢端,皮損最初為淡紅色斑丘疹,類似于凍瘡。1周左右,皮損顏色逐漸加深變為紫色并變扁平,可自行緩解,患指(趾)無雷諾現象。
這些病變可能疼痛、有時發癢、有時無癥狀,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唯一癥狀或晚期表現。
其他表現還有報道過口腔潰瘍,伴有牙齦炎和水皰。
心理行為問題
新冠疫情患者后期可能會導致創傷后應激障礙。新冠疫情是一次突發的公共衛生危機事件,不僅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也給患者帶來心理沖擊,引起相應心理行為問題。
此外兒童病例的癥狀,較成人來說具有一定特征性。
兒童病例癥狀相對較輕,部分兒童及新生兒病例癥狀可不典型,表現為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或僅表現為反應差、呼吸急促。
極少數兒童可有多系統炎癥綜合征(MIS-C),出現類似川崎病或不典型川崎病表現、中毒性休克綜合征或巨噬細胞活化綜合征等,多發生于恢復期?;純褐饕憩F為發熱伴皮疹、非化膿性結膜炎、黏膜炎癥、低血壓或休克、凝血障礙、急性消化道癥狀等。一旦發生,病情可在短期內急劇惡化。